“开盒”“变脸”风险大 未成年人上网如何更加清爽
时间:2025-04-07 11:25:02来源:人民日报
最近,涉及未成年人的上网隐私泄露话题,引发多方关注。作为互联网“原住民”,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开阔眼界、增长知识、表达自我,同时也面临着海量信息良莠不齐、智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。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清朗、和谐的网络环境。本版今起推出“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”系列报道,聚焦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出现的新现象、新问题,探寻解决之策,守护未成年人的网上精神家园。

——编 者

“我被‘开盒’了,怎么办?”近日,涉及未成年人的网暴“开盒”话题引发网络热议。

上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。然而,隐私泄露、APP“变脸”、智能手表诱发沉迷与攀比等新问题带来隐患,青少年模式有时“失灵”,引发家长担忧。

如何更好守护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朗环境?这需要全社会共同求解。

“开盒”“变脸”风险大

四川成都某中学初三学生林晓,在某明星超话晒了一张自己的“应援”照片,误将未打码的作业本封面一同拍入。放大照片,其学校、班级、姓名等信息清晰可见。紧接着,该明星的“对家”粉丝便通过这些信息锁定林晓地址,对其进行骚扰,林晓的父母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林晓遭遇的“开盒”,是涉及未成年人隐私泄露的一种网络违法行为,危害严重,引发关注。此前有相关部门在执法中发现,部分网络平台接受匿名投稿,曝光未成年人姓名、学校等隐私信息,发布谩骂言论;有些网络用户传播“开盒挂人”教程;更有甚者,部分商家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“代骂”服务。

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分析,当前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风险主要有个人隐私泄露、不良信息接触、网络违法侵害、网络沉迷成瘾等。未成年人社交需求较强,常在网上“晒”生活,“晒”得多了,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
去年开展的“清朗·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中,北京、河南、贵州等地网信部门深入核查问题线索,解散关闭1500余个话题、超话、贴吧。2025年,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开展8项整治任务,其中就包括整治“自媒体”发布不实信息、AI技术滥用乱象、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。

有的网络乱象因“晒”而起,有的因“藏”而生。

前不久,北京市民张双说,正在上小学的儿子要用自己的手机下载一款软件,“下载时我看了,是一款外语学习软件。”之后,张双偶然点开软件,界面上赫然出现不良信息的链接和赌博广告。明明是学习软件,怎么会有违规内容?

软件工程师海洋介绍,以前,一些APP往往会在上架时伪装成正常的工具类、视频类APP,躲过应用商店的审核,上架后则“变身”违规软件,或者插入违法链接。“清朗·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中,有关部门便排查发现了相关“变脸”APP并进行整治。

智能手表部分功能诱导沉迷

如今,儿童智能手表已成为许多孩子的“腕上标配”。小小的手表,可以碰一碰加好友、NFC支付,还能下载软件,俨然一部微型智能手机。智能手表带来的新问题,也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。

一方面,儿童智能手表的内置应用可能传播不良信息。前不久,上海市民李阳发现,刚上小学的儿子通过手表上的阅读软件看不适宜儿童阅读的小说。他连忙检查这款应用,发现其中有许多不适宜内容。

“除了有些人故意传播不良信息,儿童智能手表应用中的一些内容,从成年人视角看没什么问题,却不适合未成年人接触。”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说。

另一方面,儿童智能手表的部分功能容易导致沉迷。

“我儿子最近迷上了手表上一款‘背单词、吃蘑菇’游戏,但游戏为主,学习的内容很少。”北京的一名家长说。一些游戏打着学习的幌子,让家长放松监督。此外,积分、好友圈等功能也容易转移未成年人的注意力。

某智能手表产品经理介绍,目前,一些儿童智能设备缺少统一、规范的防沉迷机制,家长疏于监督时,孩子就易使用成瘾。

随着市面上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断升级,未成年人也赶起“腕上潮流”。来自广西南宁的家长陈结说,自己的孩子今年8岁,已经购买了第二款智能手表,原因很简单,“孩子说朋友们嘲笑自己之前的智能手表太差。”

不少家长反馈,由于某品牌的智能手表占据大部分市场,形成了特定的交友圈,非该品牌的手表无法互加好友,从而形成了某种程度的“品牌鄙视链”。

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方建东指出,孩子可能会通过拥有的物品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,儿童智能手表也会成为他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,“家长和教育者应教育孩子重视个性、才能等内在品质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”

青少年模式体验不佳

青少年模式,是通过限制软件使用功能、时间和内容等方式来保障未成年人用网安全的重要举措。但“防护墙”能否防得住,青少年模式能否在有用的基础上更好用,得看实效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发布的《青少年蓝皮书: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(2024)》显示,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整体不高。

张女士的孩子上初二,平时爱刷短视频。听朋友说软件可以开青少年模式,她立即尝试,却遭到孩子的反对。“开了青少年模式以后,只推送动画片。”张女士的孩子芳芳说,“都上初中了,谁还愿意看这些?”

目前青少年模式内容供给有待丰富、使用体验比较单一。让孩子愿用、爱用青少年模式,还需要下更多功夫。

记者体验部分平台青少年模式后发现,不少平台在开启青少年模式后,只能浏览首页推送的内容,无法进行搜索、评论等。“开了没一会儿,孩子就吵着要关掉。”家长说,关闭后,自己又担心孩子接触不良信息。

此外,青少年模式有时也会“失灵”。在一些二手平台,也有贩卖账号“绕”过青少年模式的情况,往往只需十几元到几十元就能买到一个视频平台账号。
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张晓冰建议,相关部门可围绕青少年模式开展调研,邀请青少年聊问题、提建议。青少年模式只有让未成年人爱用,才能真正做到好用、实用。

(人民日报 记者 金歆 祝佳祺 董映雪;记者杨昊参与采写,文中家长、未成年人均为化名)

网友留言板

系统根据浏览习惯不断推送感兴趣的内容,会造成孩子对单一信息的沉迷,希望青少年模式多推送传统文化、科技知识等内容,打破“信息茧房”。

——北京网友

希望加大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,督促其落实防沉迷措施,如实名注册、登录,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等。

——天津网友

一些短视频APP评论区的恶言恶语快速增多,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。

——重庆网友

开展科学上网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,教育孩子如何应对互联网信息,加强孩子自我思考能力,而不是随波逐流、人云亦云。

——广西网友

建议青少年模式的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更多端口,实现移动智能终端、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联动。

——云南网友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开盒挂人:键盘下的盲目“正义”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最后一页
  • 最新
  • “开盒”“变脸”风险大 未成年人上网如何更加清爽

    最近,涉及未成年人的上网隐私泄露话题,引发多方关注。作为互联网

  • 开盒挂人:键盘下的盲目“正义”

    从曾经的人肉搜索,到如今的开盒,以个人信息泄露为特征的网络暴力

  • 《红楼梦》要拍动画电影了,经典IP为何受青睐

    当《红楼梦》拍成动画电影,会是什么样子?最近,一则哪吒2出品方官

  •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再创单日入境外籍游客新纪录

    16日,德国AIDA邮轮公司旗下大型邮轮阿依达·星辰号(AIDA stella)

  • 新一股冷空气来袭,局地将迎大幅度降温

    上一股冷空气影响结束,新一股冷空气接力来袭。据中央气象台消息,

  • 如何整治“职业闭店人”等乱象?《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》来了

    前一天还在正常营业,第二天就大门紧闭;明明刚办理了储值卡,过段

  • 探访节后黄金市场 金价为何屡创新高?

    今年以来,黄金价格持续呈现上涨趋势。最近几天,国际金价屡创新高

  • 巴西基准利率提高至13.25%

    中新社圣保罗1月29日电 (记者 林春茵)当地时间29日,巴西中央银行

  • 福州地铁4号线后通段和滨海快线力争明年投入运营

    记者昨日从市住建局获悉,今年我市地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,共启动4号

  •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?心血管疾病发作,怎么办?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怎么吃?

   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?△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

  • 世界羽联总决赛:国羽女单女双均取胜 李诗沣不敌安东森

    中新社杭州12月11日电(郭天奇)11日,2024汇丰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

  • 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,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

     文化中国行|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,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打卡

  • 《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》走进洛阳乡村

   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(记者 徐雪莹)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、洛阳市人

  • “绿网行动 益童护苗”在横林镇火热开展

    为积极响应2024护苗·绿书签行动的号召,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

  • 数智经济催生消费新场景

   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为表征的数智经

  • 在进博会探索可持续未来

    71%可持续材料轮胎是本届进博会带来的亚洲首秀。几天来,面对络绎不

  • 旅游
    • 黎明前的黑夜总是更黑更冷

    • 2023年08月17日06时49分泰国铢/人民币汇率最新报价

    • 贵州黎平一客栈发生火灾致9死2伤 官方成立调查组

    • 看不清,看不懂!适老化药品说明书应该什么样?听老人说说